2013年4月14日 星期日

金門浯江溪事件


金門 BOT 招商示意圖 - 4

在接下來的幾年,金門的地區產業結構,將掀起一場空前的劇烈變化

把金門招商網(註一)的資料整理繪製成圖,超過十個開發案正在著手進行,
其中絕大部份都在 2013 年進行簽約、招商或是開幕。

以下將從最近引起許多關注的浯江溪事件聊起,
以簡短問答的方式,一路聊到金門的諸多 BOT 案:


DSC_0320-1

Q1、什麼是浯江溪事件?

A1、「水頭聯外道路工程」於2013年3月7日開始施工卻未設立告示牌,施工逾十日後民眾發現該工程嚴重破壞浯江溪的生態環境、文化資產與共同記憶,3月19日陳滄江議員要求即刻停工,3月20日晚上工程告示牌始灌水泥固定,3月21日工務處處長與課長到場說明該工程依法不需環評,民眾認為對金門如此重要的地方,需要進行環評與公聽會,3月24日李沃士縣長到場宣佈該路段即刻停工並進行原貌恢復,縣政府在4月7日舉辦座談會,討論後暫無定論。4月12日,地區民眾向議會提出「建請縣府停止水頭商港聯外道路」請願案,遭到議會史無前例地「擱置」人民請願。


DSC_5499-1

Q2、這條道路破壞了些什麼?


A2、這裡是鱟、水獺、兩百餘種水鳥、招潮蟹等等與紅樹林交織而成的生態體系,尤其整條道路所經之地為鱟的產卵與孵化區,這些金門觀光特色,關係到的不只是紅樹林的面積與數量許多都是不可逆的破壞


再則,這裡不但是古浯州八景「董嶼安流」與「珠江月夜」的所在地點,亦是後浦防洪調節的重要河道與夏墅居民自古進行漁業的生息地。道路擴展和河道縮減,若遇上大潮加上九降風或颱風,將使海水淹上臨近地區的機率升高。


DSC_0377-3


Q3、為什麼要建這條路?


A3、根據工程告示牌的說明,其工程效益為「因應小三通客運成長,提供便捷道路連節至金門城鎮。以達觀光發展及兼顧景觀生態。


DSC_1392


Q4、小三通客運成長,那到底會成長到多少?


A4、縣政府的說法為民國 110 年成長至 250 萬到三百萬人次(註二),縣長提到三、五年內可能成長至五百萬人次(註三)。


DSC_0287-1


Q5、如果真的成長到一年三百萬人次,金門的道路有辦法負荷嗎?


A5、若以一年三百六十五萬人次(一天一萬人次)計算,需要 250 車次滿座40人的大巴。小三通的船班目前約是早上八點到晚上七點,因此每小時約 22.7 輛車次,大約兩分四十秒會有一輛車經過。如果有 2500 人是坐房車或計程車,則大約每一分鐘有一輛車經過。

而四百天可完成的工程,在沒有迫切需求的情況下,或許不需要如此燥進趕工。



DSC_0032-1

Q6、這幾年小三通人次趨勢如何?


A6、根據金門縣政府港務處的統計(註四),小三通從 2002 的約 2.1 萬人一路成長,近年成長幅度趨緩,而 2011 年約 147.5 萬人次到 2012 年約 146.3 萬人次更出現了首次的人數下滑。今年一月至三月的總人次和去年相比,從約 32.1 萬下降至 30.5 萬,下降幅度為 4%,若依此為 2013 年下降率,全年將萎縮至約 140.4 萬人次。



DSC_0299-2

Q7、小三通成長有何優勢或劣勢呢?


A7、縣長提及,若開放更多免稅政策,一年旅客上看五百萬人次沒問題(註五)。

而根據縣府的資料「2012年22縣市長施政成果問卷調查」(註六)中第四十六頁提到,在目前小三通人次最多的 2011 年,大陸旅客佔約 39.5 萬人次,中轉至台灣約 35 萬人次,來金旅遊約 4.5 萬人次,也就是約 2.25 萬人。超過 100 萬人次是持中華民國護照中轉至大陸。

兩岸直航目前已發展至對岸二三線城市,票價也更具競爭性(註七)。飛機之外,台中至福建平潭只要兩個多小時,從 2008 開放以來,遊客人數增加了 15 倍,台北港(5月1日起)和基隆港也將陸續跟進直航(註八),目前金門小三通中轉的比例高達七成以上逾百萬人次(註六),在未來將面臨更大的考驗。



DSC_5402-1

Q8、那現在地區民眾發起聯盟的訴求是什麼?


A8、主要訴求有三項:

一、立即停工、復原現狀 
二、根據文資法、濕地保育法於當地劃設自然文物保護區,並申請設置國家級濕地 
三、島嶼因幅員較小、環境較為敏感且脆弱,我們要求縣府在進行重大工程,必需召開公聽會、並進環境影響評估

詳細的內容和連署資訊可以參考「浯江守護聯盟」blog: http://kinmenriver.blogspot.tw/



DSC_0308-2

Q9、要求停工是不是要水頭村來負擔小三通的車流量?

A9、如前面統計,目前小三通約有七成二的旅客的目地為中轉,這些旅客需要的是一條連結機場與碼頭的路,主要目的地並不是水頭村,只是當初的道路規劃讓進村與往碼頭的路合在一起,才造成了目前的情況。

這樣的道路合併使用造成車流量的上升及居民的危險,可以將西海路一段穿過水頭村約五百公尺的道路,實施強力的速限管制,如時速 30 公里並架設數台照相機。融入地方造景的天橋或是地下道也是穿越馬路的安全考量。


規劃一條連接碼頭與機場的交通方式並不進入水頭村,是根本減少車流量的方式。延著浯江溪而蓋馬路絕對不是唯一的選擇。


#如果沒有空看完上面可以直接看的小統整:若沒有更多免稅政策開放或其他利多,小三通人次照目前的下降趨勢,不需建造額外的聯外道路,也不會造成生態環境與人文景觀不可逆的破壞。而為降低水頭村車流量及危險,亦需積極尋求區段限速、加蓋天橋或尋求道路分流之相關解決方案。



PS. 文章經同意轉錄自「從浯江溪事件看金門 BOT」,http://sonnoy.blogspot.tw/2013/04/bot_14.html









1 則留言: